發(fā)表于:2022-12-03 11:34:33|來源:云南民族旅游網(wǎng)
云南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 李道
摘要:跑酷運動是新時代背景下一種新興的時尚體育運動項目,具有健身、健心、經(jīng)濟、文化等價值,包容性極強,本文以“體育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通過文獻法展開對跑酷運動在各年齡段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價值探究。通過挖掘并利用跑酷運動中的積極因素,研究并總結了跑酷運動在體育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體現(xiàn)出的強身健體價值、體育教育價值等。若能解決該運動風險控制,缺乏理論研究,師資薄弱等一系列問題,定能實現(xiàn)體育教育的育人育身、內涵價值和實用價值并重的高質量發(fā)展。
關鍵詞:體育核心素養(yǎng) 跑酷運動 體育教學
學者楊文軒指出:體育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在學校體育教學或參與課外身體鍛煉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終身體育鍛煉、符合和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的體育特殊品格和關鍵能力,主要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等三個方面,即: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時表現(xiàn)出來的體育知識、運動技能和體育精神等[1]。
跑酷運動從詞源上講, 就與體育教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利用自然環(huán)境或人為設置的障礙進行全面的體能訓練是其本意,跑酷運動能夠發(fā)展人的多種運動素質[2]。它既是一種全面的、平衡的綜合體能訓練法,又有著一套獨特的精神哲學,且是時下風靡全球的新興運動項目,深受年輕人喜愛。其運動技能具有廣泛的實用價值,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基礎的跑酷教學,既能極大激發(fā)起學生的運動興趣,又能讓學生在生活中培養(yǎng)不怕挑戰(zhàn)的優(yōu)秀品質。
學生的運動能力大多來源于學校的體育課程,在上完國家規(guī)定的九年義務教育后,學生一般都能學會幾種運動技能,如:打籃球、踢足球、游泳等,學生會根據(jù)自己的愛好來鍛煉身體,從而達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學校體育老師的教學目標是實現(xiàn)學生的終身鍛煉,體育教學提倡每天鍛煉一小時,身體健康50年,體育老師要使學生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健康理念[3]。跑酷運動的運動技能主要包括穿越障礙物的技巧動作,花式空翻等,涵蓋了體操、武術、街舞等多項運動項目的技術技巧,通過練習跑酷能極大提高學生的綜合運動能力。
學校體育課程主要傳授學生的運動技能,理論與實踐基礎,通過實踐提高學生對自身運動能力的認知,并熟練運用跑酷技巧,進而掌握基礎的逃生知識技能。其動作內容涉及跑步、跳躍、攀爬、支撐等多種運動形式,因此跑酷運動是一項綜合性非常強的體育運動項目.長時間系統(tǒng)地進行跑酷運動,不僅可以有效提高練習者的上下肢等身體部位的爆發(fā)力和相對力量,而且能使練習者的速度、彈跳、靈敏、協(xié)調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進而促進其新陳代謝,能非常有效地增強練習者的體能儲備[4]。
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離不開體育運動的基礎知識與體育課程的實際質量,他們?yōu)閷W生的核心素養(yǎng)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以科學的體育知識和技能作為體育鍛煉的指南。因此,體育課不僅要幫助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還要幫助學生了解育知識和正確的運動動作。第一,通過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使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了解不正確運動帶來的身體損傷。第二,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體育鍛煉,對鍛煉的項目、鍛煉的時間、鍛煉的頻率進行合理安排,對鍛煉后的飲食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從而達到高質量的生活行為[5]。
跑酷作為一項技巧性運動,可以通過實踐體驗讓學生高效地學習到運動基礎知識,例如在“定點跳躍”練習中學習到在空中調整身體姿態(tài),運用合理的動作來合理進行受身緩沖,從而達到保護腳踝和膝蓋的效果,并能在反復練習中進一步提高自身能承受的運動強度,從而養(yǎng)成健康的運動習慣。由于跑酷運動的鍛煉手段非常豐富,從平地爬行練習,到室內保護模擬練習,再到室外實地練習,且難度可由自己選擇控制。能極大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思考能力。
人的運動實踐行為是存在于社會中的,它能持續(xù)地影響人們自身的心情與身體狀況。因此,體育教師應該把體育技能傳授和核心素養(yǎng)結合起來,以此為基礎,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品德和道德情感。通過體育活動的開展,使學生之間團結互助,讓學生通過團體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從而給學生帶來成功的喜悅感,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身心狀態(tài),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拼搏進取和抗壓能力,使學生不會因為害怕失敗而不去嘗試創(chuàng)新[6]。
跑酷是一項非對抗性運動,其體育精神主要體現(xiàn)在面對障礙的勇敢克服,不斷超越自己突破自身等方面,在練習跑酷的過程中總會經(jīng)歷心理和身體的雙重突破,在當今社會保護措施得當?shù)臈l件下,學生得益于優(yōu)質的硬件設施條件加護,不僅能循序漸進地找到自信,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不怕失敗,不斷嘗試直到成功的體育品格。跑酷也是一項強社交屬性運動,例如相互利用拍攝工具記錄自己從笨拙到能熟練使用酷炫技巧的成長過程,在娛樂學生身心的同時也加強了團體認同感。跑酷往往在訓練時都有同伴、教師教練等人陪同指導和保護,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條件都不統(tǒng)一,往往會出現(xiàn)某個人在某一動作體系下比較擅長或不擅長的情況,也促進了跑酷練習后期風格的多樣化和交流內容的豐富化,有利于培養(yǎng)同伴間取長補短,互幫互助的體育道德。
3.1.1提高綜合體能
人體是從事跑酷運動的唯一的工具,這項運動結合了所有人體的自然能力,比如跑、跳、攀爬等,因而是能夠開發(fā)人體潛在能力的一項極限體育運動[7]。朱紅香等的研的研究認為,參與極限運動,能最大限度地鍛煉人體各器官和系統(tǒng),激活生物細胞,完善其生理功能,有效地促進人體正常生命的進行。首先,跑酷運動要求動作優(yōu)美舒展、富有控制力、具備運動的高效性,而且必須能在任何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這些特點對跑酷練習者的身體條件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跑酷運動技能的提高取決于體格的發(fā)展和提升,即通過訓練將人體練得更強、更快、更高效[8]。跑酷運動目前尚未完全被定義為某一類具體運動,但其中確實有極限運動的因素,長時間練習具有豐富經(jīng)驗的跑酷愛好者往往更喜歡從訓練館中走出去,面對城市或大自然天然障礙物來進行玩?;蚓毩暎棺陨砼c大自然融為一體,在魅力、復雜又危險的環(huán)境中,逐步獲得強大的體魄與自然適應能力,這也是體育核心素養(yǎng)中適應能力的一大體現(xiàn)。
3.1.2調節(jié)心理
跑酷運動不僅可以提高人體的力量、速度、柔韌性等素質,而且還可以調節(jié)心理健康。對于很多人來說,跑酷運動是一種挑戰(zhàn)。跑酷運動的主要特色就是人們在運動中釋放自己的力量完成優(yōu)美、舒展動作的同時,也緩解了悲傷、恐懼、抑郁等沉重的精神壓力。跑酷愛好者們普遍認為,每一個優(yōu)美動作的成功完成,都會讓他們的生活態(tài)度更積極,生活也更有信仰[8]。通過不斷練習跑酷,在一次次突破自我后,可以變得更加自信、果敢,而每次做跑酷動作前的認真檢查場地,分析可能性,不斷調整身心狀態(tài)的習慣,也讓練習者面對挑戰(zhàn)和問題時的分析能力也會提升,變得認真、細致。而當今大大小小的跑酷比賽、訓練、聚會、網(wǎng)絡社區(qū)分享參與,也會將跑酷愛好者們聚集在一起,產(chǎn)生了互相交流、幫助、鼓勵的平臺和機會。因此跑酷愛好者們往往具有很強的自我調整能力和,從而能更好地享受運動帶來快樂,真正達到了體育核心素養(yǎng)中要求的“身心和諧”。
3.2跑酷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價值
3.2.1跑酷對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價值研究
王成科,覃林,甘濤對全國推進陽光體育的背景下,如何將體育的全民性、國際性、健身性等特性和視高校體育文化的系統(tǒng)性和嚴密性融合做出研究,提出:跑酷的體育文化特征與高校的體育文化特征是相輔相成的,跑酷的一些特性正是高校體育文化所需要內容,跑酷文化的融入可以使高校體育文化更好地發(fā)展。跑酷運動的新穎性、自我挑戰(zhàn)性、感官刺激性、健身性等等都包含在學校體育的時代特征與社會大眾娛樂健身健美及健康當中,對緩解學生壓力、提高學習效率和增強體質以及塑造自身個性等都有著積極有效的作用[9]。
通過文獻查閱與研究,跑酷運動不論作為專項課程,還是融入到其他例如體操、籃球等課程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成果。在湖北大學開設的跑酷選修課中,學生不僅學到了酷炫的跑酷動作,且表示在練習過程中大幅提高了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有的還克服了長此以往地對運動興趣的缺失和恐懼。而當跑酷運動融入其他專項體育教學活動中時,學生也普遍因此取得了更好的成績。例如在鄭平北川的研究中表明,融入跑酷元素的體操教學比傳統(tǒng)體操教學能讓學生運動技能的學習效率更高,掌握運動技術更加熟練、牢固。在體能考核中,跑酷的融入也小幅度提高了學生的體能。而出勤率的調查報告中也顯示,跑酷加入到體操教學中后,能充分調動和激發(fā)學生的興奮感,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對體操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以上結果均表明跑酷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同時具有發(fā)展體能、運用技能、養(yǎng)成鍛煉習慣等效果,是提高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表現(xiàn)。
3.2.2跑酷對中學體育教學活動的價值研究
跑酷休閑運動包含了攀爬、穿越、速降、跳升、飛躍、翻滾等動作,這可以滿足中學生挑戰(zhàn)自我、挑戰(zhàn)極限的追求。當代中學生喜歡追求新興的、時尚的、刺激的運動項目的特點是中學開展跑酷休閑運動的源動力。跑酷休閑運動和定向運動、街舞等新興體育項目一樣,符合體育課程、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5個領域的目標。跑酷休閑運動不僅符合這一現(xiàn)代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并且又完善和豐富了我國中學體育課程的體系[10]。
對于中學生而言,跑酷運動的價值也體現(xiàn)在其由易到難的漸進性,豐富的訓練手段能讓中學生全體都參與到練習中來,不會存在過于巨大的教學進度斷層。例如中考體育改革后的體育選考科目中增加了體操動作“屈腿騰躍”,和跑酷中的“金剛跳”極其相似,若是直接讓學生進行體操動作分解練習,難免會使學生感到恐懼和枯燥,但跑酷的練習方式多種多樣,難度利于控制,例如可以利用由平地到高臺,到游戲教學中該技巧的反復運用和適應,再到專業(yè)器械等教學手段進行難度的絲滑過渡,提高了中學生運動興趣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對于其他體育項目的參與難度。
3.2.2跑酷對小學體育活動價值研究
對于小學生來講,大多情況下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較差,并且其他學科教師也會占用體育課,在這兩方面影響下,體育課程一直得不到重視。有效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有利于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和身體素質,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11]。而其體育教學過程中不乏存在教育觀念落后、體育游戲內容單一,體育游戲內容缺乏具體性等問題。所以教師在設計小學生體育游戲等活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內容,教會學生體育技能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教師可以運用跑酷獨有的障礙物穿越機制,合理設計游戲內容,例如當今風靡全球的“鬼抓人”競賽(WCT),可將場地設計成簡易版的追逐賽,設置軟包障礙物,增加學生互動性和競技性,同時能合理運用跑酷技能規(guī)避風險,提高游戲體驗。
小學生在學習跑酷動作時,可以對自身身體素質與能力,產(chǎn)生更加清晰的判斷,進而規(guī)避運動中的潛在危險。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可以看出,生活里遭遇的諸多危險,有很多都是因為人們高估了自身的身體承受能力,這也很好地解釋了“淹死的都是會水的”這句諺語的意義。綜上所述,跑酷課程在小學體育中具備很大的教宵價值和發(fā)展前景,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鍛煉興趣,對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大有裨益。因此在確定小學體育跑酷目標時,一定要緊跟當前教育課程的改革趨勢,強化教學內容中的挫折教育和危險教育,使學生勇于挑戰(zhàn),不懼困難[12]。
3.2.3跑酷對兒童體育活動價值研究
兒童發(fā)展學發(fā)現(xiàn),兒童的認知能力發(fā)展是建立在感覺動作的基礎上,兒童只有積累了豐富的感覺動作經(jīng)驗,通過豐富、適宜地感知覺刺激,才能促進大腦神經(jīng)元的連接以及兒童大腦的發(fā)展。 就像國外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所說:“兒童的智力起源于動作[13]。”動作發(fā)展的水平與人的身體、智力、行為和健康水平密切相關。 體育教學是促進兒童動作發(fā)展的重要手段。事實上跑酷運動沒有年齡限制,兒童最開始的攀爬,就已經(jīng)在自發(fā)地進行跑酷練習,只是根據(jù)體能狀態(tài)呈現(xiàn)出了不同高度、難度的跑酷動作。孩子善于模仿和學習,像蹬墻反跳、落地翻滾等動作,安全、易上手、可實現(xiàn),他們能夠很快地學習和掌握這種技術和能力[14]?;趦和瘎幼靼l(fā)展規(guī)律設置的體育教學內容,一是科學,不會出現(xiàn)教學內容的前置或滯后現(xiàn)象。 二是解決了不同年齡段教學內容設置問題。三是找到了體育教學的基礎,學習語文的基礎是拼音、漢字,學習數(shù)學的基礎是數(shù)字、加減乘除,而體育的教學一致以“項目為綱”,所以就出現(xiàn)了“幼兒足球”“幼兒籃球”“幼兒武術”等,導致很多的兒童發(fā)展問題;所以,基本動作的學習才是體育教學的基礎,使兒童掌握一定的動作技能,才能在后續(xù)體育項目的學習中游刃有余。四是動作技術才是體育教學的核心,只以體能論英雄,勢必會造成損傷率大幅提高;只有掌握了動作技能,才能讓兒童在運動中信心十足,并喜歡上運動,培養(yǎng)起終身運動的意識[15]。
跑酷運動作為新興運動,傳入中國的時間不長,經(jīng)歷近20年的發(fā)展,其中也遇到一些困難。所以,許多人還不了解這項運動或者了解得不夠,對跑酷片面的信息接收,缺乏科普以至于他們對此項運動存有偏見。有的人認為跑酷運動危害身體、影響公共安全、破壞公共衛(wèi)生,它只是跳樓、飛躍等不顧一切的冒險,被看作特立獨行甚至認為是精神病。所以,由于人們對跑酷運動缺乏科學的認識導致跑酷運動的不良社會影響,從而失去很多參與者和觀賞者[16]。
而當跑酷運動融入到體育教學活動中時,不管哪個學段,首先要做的就是對跑酷運動的性質、定義、目的、意義等方面進行科普與掃盲。例如增大宣傳與推廣跑酷運動的積極因素,例如2018年國際體聯(lián)已將跑酷運動正式歸類為體操項目之一并大力推廣,并舉辦了多屆世錦賽和世界杯,2026年青奧會跑酷已成為正式比賽項目等。同時也要正視其中的消極與不良面,以在實踐的過程中規(guī)避風險與不良影響。
危險性是制約跑酷運動普及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跑酷運動[17]。跑酷動作非常豐富,訓練者往往利用自身優(yōu)秀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協(xié)調性和經(jīng)驗,能做出令人驚嘆的優(yōu)美動作,但由于跑酷運動過程中存在諸多影響因素,例如受環(huán)境突然變化的干擾,檢查場地時的粗心大意,對自身能力認知不足強行嘗試高難度動作等,都會導致在跑酷過程中意外受傷。
所以在體育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注重的一點就是有選擇性地進行跑酷教學,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可控范圍內的教學計劃,合理安排從簡單到復雜的跑酷練習;合理制定教學目標,不應以完成動作或超越自身能力范圍進步為主要目標,應以提高體能和掌握運動技巧、原理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同時需要注重場地和器材的合理安排,例如實用軟包類障礙物和緩沖墊子都能大大減小練習中受傷的幾率。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隨時注意觀察學生動向,防止出現(xiàn)沖撞,擁擠等情況的出現(xiàn),同時安排至少一名助教協(xié)助教學活動中的安全工作。
在跑酷教學活動中,教學模式的豐富有利有弊,容易導致教師難以判斷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更適合當下的學生群體。例如在對小年齡段兒童進行教學時就需要使用引導型教學,讓兒童掌握最基礎的身體動作,以爬行類動作練習和平地練習為主。
雖然跑酷運動具有豐富的內涵與教學內容,但目前對于跑酷運動的各項研究都還處于起步階段,理論支撐的不足也成了制約跑酷運動發(fā)展的根本因素。其中教材教法,運動原理,課程體系等方面的研究對跑酷運動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尤為重要,甚至關于跑酷運動很各方面理論體系的建設需要進行跨學科研究與探索。
通過對跑酷運動與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結合分析,筆者認為跑酷運動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的新理念,打破了傳統(tǒng)學校體育諸多限制的同時,一定程度上補充了以往各學段體育教學活動的不足,使學校體育教學活動與體育核心素養(yǎng)理論密切地聯(lián)系起來,達到了學有所長、學有所用。而不管是將跑酷運動中的一些練習引入體育課程中,還是將跑酷運動作為一項專項課程加以開發(fā),都可以培養(yǎng)人在面對各種困難時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身體的同時提高了多種優(yōu)秀的體育品質。對于當代學生來說,十分有利于學生們綜合素質的提高,可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體育,熱愛戶外運動,促進中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1]. 楊文軒.論中國當代學校體育改革價值取向的轉換——從增強體質到全面發(fā)展[J].體育學刊,2016,23(6):1-6.
[2]. 劉敏,董新風.跑酷運動發(fā)展研究[J].體育科技,2014,35(05):37-38+40.
[3]. 吳向寧. 試論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理論問題與實現(xiàn)路徑 [J]. 湖北師范大學學報,2020, 40(1): 72-77.
[4]. 郭新斌.新時代背景下跑酷運動的價值及發(fā)展趨勢探究[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21(02):68-70+101.
[5]. 原軍 . “互聯(lián)網(wǎng) +”時代大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研究 : 以山西工商學院為例 [J].當代體育科技 , 2022, 12(17): 116-119.
[6]. 衛(wèi)揚平 . 以休閑體育理念為導向的大學體育課程改革與探索 : 以安徽國際商務職業(yè)學院為例 [J]. 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 , 2021(6): 56-58, 65.
[7]. 朱紅香,于素梅.論極限運動與健康[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2,25(5):709~710.
[8]. 扈詩興.跑酷運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0(03):29-31.
[9]. 鄭平北川. 跑酷元素融入體操教學對教學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
[10]. 李成玥.跑酷練習引入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研究——發(fā)展前景[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4(02):14.
[11]. 陳奕.體育游戲在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22,12(25):66-68.DOI:10.16655/j.cnki.2095-2813.2112-1579-0100.
[12]. 李娜.小學體育跑酷課程教學目標構建的研究[J].教師,2020(31):86-87.
[13]. 教育與發(fā)展[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14]. [美]約翰·瑞迪,[美]埃里克·哈格曼. 運動改造大腦[M]. 浦溶,譯.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15]. 楊雙靈.兒童跑酷運動的開展價值及對策探析[J].當代體育技,2022,12(01):164-167.DOI:10.16655/j.cnki.2095-2813.2109-157-8120.
[16]. 賈富池,賈靜怡,王立軍,潘期生,陳玉娟,楊惠玲,胡雯雯.動作發(fā)展視域下體育教學模式對兒童感覺統(tǒng)合功能的影響[J].石家莊學院學報,2022,24(06):97-103.DOI:10.13573/j.cnki.sjzxyxb.2022.06.008.
[17]. 郭允兵.制約跑酷運動普及發(fā)展的因素分析[J].運動,2018(10):136-137.
上一篇:大象無形實有形